• 首頁
    • |
    • 機構概況
      • 社科聯簡介
      • 省社科聯章程
      • 省社科聯領導
      • 機關處室
      • 大事記
    • |
    • 社科規劃
      • 機構人員
      • 國家社科基金
      • 省社科基金
      • 社科研究基地
      • 資料中心
    • |
    • 學會管理
      • 政策法規
      • 學會動態
      • 服務管理
      • 學會簡介
      • 民辦機構
    • |
    • 社科普及
      • 科普要聞
      • 講壇預告
      • 有獎競答
      • 科普知識
    • |
    • 社科評獎
      • 申報評審管理
      • 評獎結果發布
      • 歷屆獲獎成果
    • |
    • 東南學術
      • 期刊簡介
      • 投稿須知
      • 各期目錄
      • 學而論道
    • |
    • 機關建設
      • 機關黨建
      • 工會工作
    • |
    • 文件資料
      • 政策法規
      • 領導講話
      • 最新文件
      • 財政資金
      • 表格下載
    工作動態
    • 規劃辦
    • 學會部
    • 科普部
    • 機關黨委
    • 東南學術
    • 基層社科聯
    • 福州
    • 廈門
    • 漳州
    • 泉州
    • 三明
    • 莆田
    • 南平
    • 龍巖
    • 寧德
    • 平潭
    • 高校社科聯
    當前位置:首頁 >> 工作動態 >> 東南學術

    三平寺文化解讀

    2011-08-24 來源:福建省社科聯 作者:胡金望

    座落在漳州平和縣境的三平寺經歷了千年滄桑風雨,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如今成為閩南旅游文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讓人慕名而至,流連忘返。個中緣由,既有現實生活中頂禮膜拜者的精神追求,更有廣濟禪師開創的三平寺文化在長達千年的過程中不斷豐富發展的結果所致。今天,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偉大事業中,完全有必要對極富地域特色的三平寺文化予以審視和挖掘,從中選擇和提煉有價值的思想文化營養,以滋補和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凈化我們的心靈世界,提高我們的文化品位,使三平寺文化在新的時代煥發出生機和活力,發揮出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積極作用。

    一、三平義中禪師的文化特質

    作為三平寺文化符號的義中禪師(781-872)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亦是南禪“一花開五葉”發展時期獨行特立富有傳奇色彩的著名僧人。今存最早最可靠的文獻資料主要有兩種,一是唐吏部侍郎漳浦州刺史王諷撰的《漳州三平大師碑銘并序》(收入《唐文粹》卷六四),一是(宋)普濟《五燈會元》卷第五的《三平義中禪師》和《大顛寶通禪師》中有關三平禪師的言行記載。其它關于義中禪師的文獻記載和傳說對于考察三平寺文化發展軌跡具有重要的價值,但不能作為考證三平義中禪師本人生平思想的依據。

    三平寺文化的源頭應該追溯到唐朝的禪宗,禪宗有南北之分,三平義中禪師屬于南禪法嗣。據(宋)普濟《五燈會元》卷第五《三平義中禪師》中載:

    漳州三平義中禪師,福州楊氏子。初參石鞏,鞏常張弓架箭接機。師造詣法席,鞏曰:“看箭!”師乃撥開胸曰:“此是殺人箭。活人箭又作么生?”鞏彈弓弦三下,師乃禮拜。鞏曰:“三十年張弓架箭,只射得半個圣人。”遂拗折弓箭。

    從這則故事中,可以看出義中禪師曾受到石鞏禪師張弓接機的心理測試,表現優異。后來,義中禪師南游潮州,再拜大顛大師為師。其時,韓愈因向唐憲宗諫迎佛骨被貶潮州。一次,韓愈曾求問大顛大師治理軍州之策,《五燈會元》卷第五《大顛寶通禪師》云:

    文公又一日白師(大顛)曰:“弟子軍州事繁,佛法省要處,乞師一語。”師良久,公罔措。時三平(義中禪師)為侍者,乃敲禪床三下。師曰:“作么?”平曰:“先以定動,后以智拔。”公乃曰:“和尚門風高峻,弟子于侍者邊得個入處。”

    這里,義中禪師敢于當著老師的面前,敲禪床三下,說出“先以定動,后以智拔”八字建議,讓韓愈茅塞頓開,說明這位南禪大師十分關注當時社會現實,決不是一個遠離紅塵,不聞世事的純粹宗教信徒。

    與上述相印證是收入《唐文粹》卷六四的《三平大師碑銘并序》。文中記敘了義中禪師“先依百巖懷暉大師,歷奉西堂、百丈、石鞏,后依大顛大師。”可見出他在學習南禪中,遍插金針,轉益多師的歷程。同時還寫到“大師一日疾背疽,閉戶七日不通問。洎出,疽已潰矣。無何,門人以母喪聞,又閉戶七日不食飲。”亦可見他雖是出家人,卻是一個至孝的血性男兒。這與佛教所宣揚的“出家不認家”的信條迥然不同。接著,作者還寫到自己作為漳州地方長官,到任才兩天就拜訪義中禪師,請教《易》理,征詢治郡理民之策。“師曰:孝之至也,無所不善,有其跡,乃匹夫之令節;法之至也,莫得而私,一其政,則國之彝典。”可見在這位大師的思想里,孝道與法治并存。所以王諷對其十分敬佩,認為他“適道適權”,“智圓則神,理通則圣,師能得之,隨順無競。”贊嘆“達心大師,邈不可追。”


    共有 4 條記錄 1/4 首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末頁
    八閩社科普及網
    重要網站
    •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
    • 臺灣省社會科學院
    • 人民網
    • 新華網
    • 光明網
    • 東南網
    • 中國社會科學在線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政府采購機票管理網站
    本省社科聯
    • 福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廈門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泉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三明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龍巖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長樂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福安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各省市社科聯
    • 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河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山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內蒙古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遼寧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吉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江蘇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安徽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江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湖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廣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海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重慶市社會科學界
    • 四川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貴州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云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西藏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陜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甘肅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青海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寧夏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新疆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省內科研單位
    •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
    • 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 福建社會科學院
    • 廈門大學
    • 福州大學
    • 福建師范大學
    • 福建農林大學
    • 華僑大學
    • 集美大學
    • 閩江學院
    • 龍巖學院
    • 三明學院
    • 武夷學院
    • 福建教育學院
    • 福建江夏學院
    • 寧德師范學院
    省級學會研究會
    • 福建省誠信促進會
    • 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
    • 福建省品牌文化發展研究會
    • 福建省稅務學會
    • 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
    • 福建省保險學會
    • 福建省翻譯協會
    • 福建省特色研究會
    • 福建省語文學會
    • 版權所有:福建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聯系地址:福州市鼓樓區柳興路83號 郵政編碼:350025 Email:[email protected]
    • 閩ICP備15001769號
     
    海南七星彩预测